SMC Taiwan was established in 2017, a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SMCs. SMC Taiwan is the only SMC in Asia connecting journalists and scientists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media.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require any assistance with reporting COVID-19. 關於疫情若需要任何進一步的專家意見,以協助民眾判讀各式科學資訊,都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SMC Taiwan是國際科學媒體中心的一員,唯一的亞洲科學家媒體媒合平台,會持續提供專家意見與相關研究討論,給各位媒體朋友們參考。歡迎參考我們的網站:https://smctw.tw/
國內境外移入已出現變種病毒Omicron案例,引發國人擔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4)日說明,目前僅略知Omicron會造成曾染疫者再次染疫的風險增加。不過,初次感染比率卻下降。雖然南非的Omicron感染案例增加迅速,英國最主要的變種病毒還是Delta,Omicron病毒的傳播力尚待研究證實。
南非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52,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於今(2021)年11月26日正式以希臘字母命名為Omicron,列為「受關切變種(VOC)」。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有關Omicron變種病毒已知的資訊:Update on Omicron、Classification of Omicron (B.1.1.529): SARS-CoV-2 Variant of Concern 國外由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的潘妮.摩爾博士(Dr. Penny Moore)和南非德班健康研究所(Africa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in Durban)的艾力克斯.西格爾博士(Dr. Alex Sigal)分別領導的研究團隊,也正在加緊研究Omicron變種病毒對疫苗效力的可能影響,以及它的傳播力。
不同種類與廠牌的新冠疫苗混打,研究怎麼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現有的混打疫苗相關文獻與專家意見。 混打疫苗的優點:提供更好的疫苗接種選擇給暴露在高傳染風險的族群、對第一劑疫苗的廠牌有過敏反應者。 混打疫苗的科學不確定性:副作用、保護力的持久性、是否需要第三劑。 更新日期:2021年11月26日
今(2021)年11月24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此研究第一期試驗收集平均18-80歲的36人,施打一劑以蛋白質為基礎的CoVac-1疫苗,間隔28天和56天後,分析兩種T細胞(表現出CD4和CD8這兩種抗原的T細胞)的免疫反應,以及免疫原性(使T細胞、B細胞產生免疫反應的抗原之特性)與安全性。
來自《自然》(Nature)的子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刊登一項最新研究:「Sialic acid-containing glycolipids mediate binding and viral entry of SARS-CoV-2」,由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University of Alberta)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類細胞上的的唾液酸醣脂(Sialic acid-containing glycolipids)結構,會協助新冠病毒(SARS-CoV-2)與細胞結合,並促進病毒進入細胞內。這項最新的細胞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區域(RBD)與唾液酸的醣脂(Sia)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病毒感染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關係。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分子病毒流行病學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隨著各國持續放寬 COVID-19 限制,高傳染性的 Delta 變異株,加劇了弱勢族群在疫苗持久性和效力的擔憂,比如癌症患者。儘管癌症患者大多列為優先施打族群,但他們並未納入關鍵的疫苗研究中,因此對他們的感染和疫苗接種反應所知甚少。 在今(2021)年10月27日的,國際期刊《自然癌症》(Nature Cancer)刊登一項大型研究計畫的兩篇報告,標題分別為「Adaptive immunity and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following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the CAPTURE study」,以及「Functional antibody and T cell immunity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including by variants of concer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the CAPTURE study」。 由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癌症動力學實驗室的薩姆拉·圖拉傑利克(Samra Turajlic)主導的臨床試驗項目:CAPTURE(NCT03226886),依據試驗的部分結果發表了兩篇觀察性研究,分別發現了兩個重要結果。這項研究在COVID-19流行期間,對癌友的醫療照護上有重要的影響。 在第一篇研究中,評估施打AZ或BNT疫苗的585名不同癌別的患者,對Alpha, Beta, Delta的中和抗體水平,顯示血癌患者補打第三劑是有好處的。第二篇研究發現,在118名未施打疫苗的癌症患者中,固態腫瘤的患者可發展出耐受性良好的中和抗體,而血癌患者則顯示較差的體液免疫(B細胞)能力。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病毒感染研究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今(2021)年11月11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藉由研究被檢測新冠病毒陰性的人血清中的免疫反應,探討暴露在新冠病毒風險下的人沒有感染病毒的可能原因。研究團隊假設既有的記憶性T細胞會對新冠病毒產生反應,有保護效果的潛力,可快速的控制病毒與中斷感染。因此運用PCR檢測陰性的醫護人員血清,針對病毒感染宿主後複製過程的一個複合體(轉錄複製複合體,簡稱RTC)的T細胞,量測其免疫反應。研究中提到,結果顯示出針對RTC的T細胞(RTC-specific T-cells),是設計新興冠狀病毒疫苗時可納入考量的目標。
今(2021)年7月20日,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發表一篇屬於短篇綜論(Primer)的文章,整合有關mRNA新冠疫苗與心肌炎的既有文獻,以及已發表的數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回應,期望基於科學證據,讓大眾更正確的理解COVID-19 mRNA疫苗與施打疫苗後的心肌炎事件。 【更新台灣的COVID-19 mRNA疫苗施打資訊】:11月10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專家討論後,決定先行暫緩青少年接種BNT第2劑,將再討論2週,藉此再決定要不要施打第2劑。
今(2021)年11月11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分析了在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 (VHA) 長期照護機構中,接受頻繁、強制性SARS-CoV-2檢測(RT-PCR與抗原檢測)的近2,000名醫護人員。研究計算了新冠檢測後合適樣本的敘述性統計資料和檢測陽性率,依照疫苗接種的狀態分為5個時間區段。結果發現,比起未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有接種疫苗者與無症狀SARS-CoV-2感染的檢測下降有關。
今(2021)年8月9日,一則發布在臉書的傳言說:「65%的Covid-19死亡個案都已接種相關疫苗,已接種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亦高於尚未接種的感染者」。傳言的作者寫道「Covid-19疫苗充分地增加了Delta感染者的住院死亡風險」、「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住院風險反增了48%」、「Covid-19疫苗並沒有將死亡風險降低95%,它反令接種者感染後的死亡風險增加了431.25%」。 這篇文章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藉由專業領域之專家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
今(2021)年10月21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公開一篇法國里昂國際傳染病研究中心(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ectiologie Lyon, CIRI)的研究,探討混合施打AZ與BNT兩種不同廠牌的新冠疫苗後,產生細胞免疫的特性與效果。研究觀察13,121名護理人員的真實世界數據,發現混打AZ與BNT疫苗,比起施打兩劑BNT疫苗,可更好的預防新冠病毒引起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研究團隊為瞭解混打這兩種疫苗的機制,觀察兩種疫苗不同的施打組合,發現兩種組合都可以引起很強的抗體反應,而混打疫苗的個體,血清中抗體都有更強的中和能力。此增強的效果,與轉化、活化B細胞辨認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的頻率上升有關。 比起第一劑的BNT疫苗,AZ疫苗引起的IgG反應較弱,但引起T細胞的反應更強,作者認為這可解釋兩種疫苗混打後效果較好的原因。研究結論也提到,混打的方式可能特別適合免疫功能較低下的人。
在台灣時間今(2021)年10月11日的晚間11點,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標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Nonimmune Individuals and COVID-19 Immunity in Their Family Members」,研究團隊利用瑞典的國家數據登錄資料庫進行回溯性的世代研究(cohort study),研究發現在家庭成員中,越多人具有COVID-19的免疫保護力,其他沒免疫力的人接觸與感染COVID-19的相對風險就越低。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兩位感染醫學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今(2021)年9月6日《澳大利亞醫學雜誌》(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公開研究論文,使用數學模型探討澳洲2019年疫苗種類、接種年齡、覆蓋率等,對疫情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結果發現先讓較脆弱的族群施打疫苗,對於覆蓋率較低的國家而言,是較合適的策略。但在Rt值(平均每個病人可傳染人數的估計值)較低且覆蓋率較高的區域,為高傳播風險的族群接種疫苗會變得更加重要。如果是Rt值為5的情況,可能需要為包括兒童在內、超過 85% 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即使沒有群體免疫,疫苗也能有效減少死亡。
在2021年9月6日台灣時間晚上11:00,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標題:「SARS-CoV-2 B.1.617.2 Delta variant replication and immune evasion」,由英國劍橋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古普塔(Ravindra Gupta)帶領研究團隊,從病毒學角度發現,相對於先前的變種病毒(Alpha、Kappa),最近在全球迅速傳播的Delta變種病毒(B.1.617.2),具有一些結構上的優勢特徵,包括:更快速的複製能力(replication)、更好的細胞融合&入侵能力(spike mediated cell fusion and entry)、較高的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以及更低的中和抗體敏感度等優勢,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取代Alpha成為主流病毒株。該研究認為,在全球接種疫苗的後時代,持續採取感染控制等措施與加強疫苗對變種病毒的免疫反應可能仍是必須的。
關於疫情若需要任何進一步的專家意見,提供給民眾更能判讀資訊共同防疫,都歡迎隨 時聯繫我們。
SMC身為國際科學媒體中心唯一的亞洲科學家媒體媒合平台,會持續提供專家意見與相 關研究討論,給各位媒體朋友們參考。
關於疫情若需要任何進一步的專家意見,提供給民眾更能判讀資訊共同防疫,都歡迎隨 時聯繫我們。
SMC身為國際科學媒體中心唯一的亞洲科學家媒體媒合平台,會持續提供專家意見與相 關研究討論,給各位媒體朋友們參考。
More info to follow. Please contact smctw@smct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