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社交距離+疫苗可防變種病毒再出現」專家意見

「社交距離+疫苗可防變種病毒再出現」專家意見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February 25, 2022

This explainer is more than 90 days old.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might be out of date or no longer relevant. Browse our homepage for up to date content or request information about a specific topic from our team of scientists.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its original language. Please reach out if you have any feedback on the translation.

議題背景:在2022年2月25日,《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發表一篇最新COVID-19預測模型的研究:「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COVID-19 vaccination with dynamic social distancing」,研究表明,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帶有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vaccine-resistant variants of SARS-CoV-2)再次出現。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流行病學、感染管制、感染醫學與病毒學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議題背景:在2022年2月25日,《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發表一篇最新COVID-19預測模型的研究:「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COVID-19 vaccination with dynamic social distancing」,研究表明,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帶有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vaccine-resistant variants of SARS-CoV-2)再次出現。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流行病學、感染管制、感染醫學與病毒學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Publication

What our experts say

Context and background

Resources

研究文獻:

研究文獻:

Media briefing

Media Release

Expert Comments: 

黃盈綺

1. 這篇研究為什麼重要?
2020年底開始,對新冠病毒疫苗有抗性的變種病毒株開始肆虐,造成全世界各地的疫情起伏。
這篇文章的目的:想要藉由數學模式計算什麼因素,可以降低新冠病毒疫苗產生抗性或是延後疫苗產生抗性的時間。

2. 這篇研究有哪些推論的研究限制嗎?
(1) 自然得到原始病毒株(wild-type,簡稱:WT)的人們,對於新冠病毒會有一定的抵抗力。然而目前科學家尚未知道這些得過原始病毒株的人,對於變種病毒株的抵抗力是多少。因此這篇研究主要的假說建立在:「變種株可以感染原本得過原始株的病人或是打過疫苗的病人。但是原始株不能感染得過變種株的病人。」而這樣的假說即為這篇文章的限制。
(2) 此篇文章並沒有提到「口罩配戴率」這個重要的因素。

3. 如何才能盡可能減少疫苗抗性的變種株出現?
根據這篇文章的結論,造成變種株的產生,主要影響因子為:「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總人口數」。在接受大規模疫苗注射之前,社交距離(例如:封城)可以大幅降低得到感染的總人口數,進而降低有疫苗抗性變種株的出現。因此人口越多且越密集的國家,應該盡早接受大規模的疫苗注射,以降低有疫苗抗性變種株的出現。

黃彬芳、王中儀

1. 這篇研究為什麼重要?
本研究調查六個國家(以色列、美國、英國、巴西、法國和德國)的疫苗接種和感染數據,作者透過研究新冠病毒的演化,與相應的疫苗接種率和社會隔離措施,提出預測模型。研究結果發現,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帶有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vaccine-resistant variants of SARS-CoV-2)的出現。

反之,當疫苗接種率慢時,即使維持封鎖政策,也可能出現具抗性的變種株。本研究將可提供各國思考未來如何與病毒共存,以及防疫政策如何適度鬆綁?使民眾得以回歸正常生活,提供重要參考。

2. 這篇研究有哪些推論的研究限制嗎?
本研究在非藥物介入措施僅考慮封鎖邊境及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建議可將:民眾個人是否佩戴合適且密合度良好的防護口罩、勤洗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廠牌及1至3劑施打疫苗組合?是否實施大規模普篩?是否實施仍實施精準疫調,匡列感染個案進行隔離或集中檢疫?是否保持室內良好通風?清潔消毒頻率、人口密度、季節、溫溼度和空氣汙染等因素納入模式考量,以提高模式預測的準確度。

3. 一般人要如何正確地理解這篇研究?
本研究建議,民眾應積極配合政府疫苗接踵政策,完成至少兩劑最好是三劑的疫苗接種,以提高群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在社區大規模傳播的機率並預防萬一感染新冠肺炎,亦能避免造成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4. 如何才能盡可能減少疫苗抗性的變種株出現?
若能持續提高疫苗接種完成率,並持續配合採取非藥物介入措施,如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避免大規模群聚飲食、佩戴合適且密合度良好的防護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定期清潔消毒,將有助於降低疫苗抗性的變種株出現。

邱南昌

1. 這篇研究為什麼重要?
此篇根據六個國家的資料。採用預測模型去推測疫苗施打、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對於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產生的情形。
對於政府防疫要採用哪種政策,具重要的參考價值。

2. 這篇研究有哪些推論的研究限制嗎?
採用數學的預測模型,需要假設幾種狀況,且考慮諸多變數,還是有可能會有遺漏掉的相關變數,影響推論結果。

3. 一般人要如何正確地理解這篇研究?
這篇研究已採用現實世界六個國家的狀況做依據,加上嚴謹的預測模型推測,其結果應大致可以採信。適當的防護方式,如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加上迅速的普及化疫苗施打,能夠幫助控制疫情。比起鬆懈的防護,希望因多數人自然感染得到族群免疫力,快速而普及的疫苗施打,還是較好的選項。

4. 如何才能盡可能減少疫苗抗性的變種株出現?
若SARS-CoV-2病毒不能盡快在大多數地區控制下來,變種病毒產生的機會就會增加,就可能讓疫苗的效果變差。

盡速大規模施打疫苗,同時配合其他防疫措施的實施,才是結束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最好方法。

但是地球村的概念不能忘記,只要有些地區或國家仍未能控制疫情,持續產生大流行,變種病毒出現的機會就大,屆時再傳至原先以控制穩定的國家,又會再度造成問題。所以,儘管許多國家已大量施打疫苗,仍應協助尚未能普及施打疫苗的國家,趕快補上此一漏洞。

賴昭智

此篇主要是依據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感染和疫苗接種數據,進一步討論 COVID-19在減少接觸(social distancing)和疫苗接種的情況下,COVID-19 的動態變化。

其結果呈現若在緩慢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即使保持社交距離,也很可能出現疫苗抗性的病毒株。而在快速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在疫苗接種期間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防止突變的病毒出現。此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提供政策指導方針,減少疫苗抗性的變種病毒出現。

我們必須了解,藉由建立適當的傳染病數學模型,可以協助了解傳染病傳播情形與相關介入措施,如:疫苗、保持社交距離的成效,甚至於評估變種病毒出現的機率。

依據其建立模型的假設,並未考量不同病毒株間其潛伏期(latent period) ,如:Omicron的潛伏期變更短後之影響與衝擊。但是並不影響其結論的趨勢:越快速接種疫苗與同時間保持社交距離,可以減少突變的病毒出現。病毒在複製時,就可能發生突變,進而出現具疫苗抗性的病毒株。

吳弘毅

此篇論文利用模擬之方式分析「疫苗接種之速率」、「社會隔離措施」,兩者和「疫苗抗性變異株」出現之相關性,可提供政府當作制訂防疫策略之參考。

疫苗抗性變種株的出現除了與此篇論文所提出之因素(疫苗接種之速率與社會隔離措施)可能有關之外,其它因素(例如抗病毒藥物之使用、大規模的感染率等)也都可能影響病毒變異的出現,因此目前來說,並沒有一定的策略或方法可以阻止疫苗抗性變種株的出現。目前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加強疫苗施打的覆蓋率以及落實防疫的相關規定,以避免疫情再度發生或變嚴重。

Q&A

No items found.